《经典唐诗宋词100首》这本作品中包括了众多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囊括了唐诗和宋词的代表作。以下是一些示例,展示唐诗和宋词的经典作品:### 唐诗1. **李白《静夜思》**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 **杜甫《春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 **李商隐《无题》**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宋词1.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2.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3.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4.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5. **陆游《钗头凤·红酥肯放琼苞碎》** -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 不知园里几多春,只觉人间三日春。《经典唐诗宋词100首》中包含了更多深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词,每一首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不仅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在《经典唐诗宋词100首》中,每一首诗或词都是文学创作的典范,不仅在语言、情感表达上有着高超的技艺,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下面以几首诗或词为例,分析其用法,并提供一个简单的模仿或扩展创作的例子。### 李白《静夜思》**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法分析**:1. **拟景造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明月光”与“地上霜”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月光如霜的清冷、寂静的夜晚景象。2. **情感呼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情感上与开头的景物呼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通过动作(抬头、低头)的细腻描绘,情感表达得更加生动。**模仿与扩展创作**:床头淡月辉,疑是银河垂。举目望星群,低头忆童年。### 杜甫《春望》**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法分析**:1. **场景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战后的破败景象与春日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2. **情感抒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花儿在感时而流泪,鸟儿在别离时受惊,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模仿与扩展创作**:家倾烽火燃,城寂树梢寒。感秋叶飘零,恨别月含羞。###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用法分析**:1. **描绘情境**:“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溪边亭中沉醉的情景,用“常记”表明了此情此景的难忘。2. **情节转折**:“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情节突转,从愉快到迷路,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3. **生动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寻找出路时的急切,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意外发现。**模仿与扩展创作**:常游山径薄暮,迷路却遇幽径。兴尽晚归途,忽见翠竹新绿。寻寻,寻寻,唤醒满谷蝉鸣。
1. "新的一天,新的起点,带着昨日的收获,向未来进发!" 2. "早上好!在新的一天里,记得对自己微笑,因为生活的美好,正在等待着你去发现。" 3. "早晨的阳光,温暖如初。新的一天,充满希望。" 4.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是一天...
关于最近很火的励志语录,我为您列举一些,希望能激励您: 1. "你的努力不一定能马上看到成果,但一定是值得的。时间会给你最好的回馈。" 2. "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记住,你拥有的力量比你想象的要多。" 3. "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关于尊严的作文题目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涉及到个人、社会、历史和哲学等多个层面。下面提供了一些关于尊严的作文题目,希望能够激发你的创作灵感: 1. **《尊严,生命之光》** - 探讨尊严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尊严与自由:不可分割...
以下是一些关于安全的名言和金句,以提醒人们重视安全意识和预防措施: 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只有安全,才能幸福。” 3. “安全是工作的生命线。” 4. “安全是永恒的话题。” 5. “安全是灵魂的灯塔。” 6. “没有安全...
关于“人性本恶”这一辩题,辩论赛中,正反两方可能会提出各自的观点,以下是基于这一论题的一些建议性辩词提纲,既包括反方(认为人性本恶)的立场,也包括正方(认为人性本善)的立场。 ### 反方(人性本恶)辩词提纲: 1. **引言与背景**: ...
1. 在讨论会议上,他总是低声交头接耳,不想让其他人听到他们的秘密计划。 2. 学生们在考试的时候交头接耳,这让监考老师非常不满。 3. 父母在给孩子讲述一个故事时,会用交头接耳的方式,给故事添加一些小秘密或转折。 4. 他们在背后交头接耳...
Copyright @ 好写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474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