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写作效率工具

当前位置: 好写作网 > 句子素材

桃李满天下

时间:2024-08-21   |   分类:句子素材
桃 李 满 天 下

桃李满天下"是一个中文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教导的学生多,影响广泛。以下是一些与此相关的解释、诗句、故事和比喻的列举:
1. **解释**:桃李满天下意味着一个人的教学成果丰硕,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都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
2. **诗句**: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这里的“桃李”虽然直接指桃树和李树,但常被引申为学生或弟子。
-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出自《礼记·学记》)意为桃树和李树不言传教,但是人们自会被它们的芬芳吸引,树下自然形成一条小路,比喻优秀的老师或作品不需要自夸,其影响自会深远。
3. **故事**:在《庄子》中,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故事,用来比喻那些不炫耀而自然能得到人们敬仰的人物或事迹。
4. **比喻**:
- 我们的教师就像是桃李满天下的人,他们精心培育的“桃李”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 这句话也常用来形容某位名人或专家,表示其学术成就或影响力遍布全球。
5. **现代应用**:在现代,当人们想要赞美某位教师或导师时,也会说“桃李满天下”,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桃李满天下”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教育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在现代的语境下,“桃李满天下”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赞美那些在教育领域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无论是教师、学者、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工作者。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他们的教学成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对学生影响深远的赞扬。下面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展示如何在现代语境中运用这个成语:
---
在这个数字时代,李教授以其独到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教学方法,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生,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知识的种子。经过他的悉心栽培,这些“桃李”们如同茁壮成长的树木,遍布全球,各自在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李教授的每一堂课,都如同春日的暖阳,照亮了无数学子前行的道路。他的故事和智慧,就像那“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虽然不曾言传身教,却在无数人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了他们心中永远的明灯。
---
这个例子中,通过将“桃李满天下”融入一个生动的故事背景中,不仅展现了李教授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还生动地诠释了这个成语的深刻寓意——不仅指教师的影响力广泛,也体现了教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最新句子素材

论语二十篇全文原文

论语二十篇全文原文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下是《论语》二十篇的原文: 1. **《学而》** - 讲述学习的重要性、个人修养和家庭礼仪。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

171 人阅读 时间:2024-07-19
莎士比亚书籍名言警句

莎士比亚书籍名言警句

莎士比亚的名言警句数量众多,涉及到爱情、人生、权力、戏剧等多个领域。这里列举一些著名且广泛被引用的莎士比亚名言: 1. "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

172 人阅读 时间:2024-07-19
尊师敬长

尊师敬长

关于“尊师敬长”的主题,涉及诸多方面,包括行为准则、文化传统、教育意义、社会价值观等。以下是围绕“尊师敬长”这一主题列出的一些关键点: 1. **教育意义**: - 尊师重道:认为教师在知识传授、价值观引导、个人成长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

173 人阅读 时间:2024-07-19
富兰克林名言推动你的事业

富兰克林名言推动你的事业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一位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政治、科学、文学、印刷和商业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他的一些名言鼓舞和激励了无数人,不仅关于事业,也涵盖了生活的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由富兰克林提出的,能...

174 人阅读 时间:2024-07-19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关于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得体会: 1. **家庭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关爱、尊重、理解和支持,以及家庭中的积极氛围,能够促进孩子的情感健康和自信心的建立。一个稳定...

175 人阅读 时间:2024-07-19
感悟个性签名大全伤感

感悟个性签名大全伤感

个性签名是表达个人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的一种方式,尤其在社交网络上,它能快速传递个人的特色。关于“感悟个性签名大全伤感”的部分,虽然我不能提供一个完整的列表,但可以分享一些可能吸引你共鸣的句子,以表达深刻、感伤或反思的情绪: 1. “在...

176 人阅读 时间:2024-07-19

Copyright @ 好写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474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