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这个故事源自《韩非子·说林上》,原文如下:齐桓公将伐孤竹,因伐山戎。桓公问于管仲曰:“兵不齐,而欲伐孤竹,可乎?”管仲对曰:“不可。”桓公曰:“吾马足以行,吾士足以将之。”管仲对曰:“不可。夫孤竹远矣,今大寒,将至,是不可以行也。且夫马食块石,人食五谷,今马将食大寒之积,人将食运路之粟,而欲以此攻远国,恐士不胜其劳,马不胜其食。”桓公曰:“善。”乃自留伐孤竹,使隰朋伐山戎,还,问于管仲曰:“隰朋其何如?”管仲对曰:“隰朋将帅以兵,固未尝胜齐桓公之马也。夫善用兵者,能使其士饱而安息,则士有余力;饥而疾进,则士必疾行。”桓公曰:“善。”乃使隰朋率以兵,而使马食其积,于是始伐孤竹。孤竹之民,奔走告急于戎,戎人出师以救之。隰朋与之遇于狐尾山,大败之,遂定孤竹。其后,山戎之民反诉于齐,欲报隰朋之师。桓公使老马将兵,而令隰朋为参佐。老马将兵,至于狐尾山,知路而还。隰朋问老马曰:“子知路,何不早言?致令吾师陷于戎。”老马曰:“吾始之不敢言者,以年老气衰,恐得罪于君。今岁老矣,君欲吾先死,奚暇及此!吾今言之,可以免吾子之死。”隰朋感其言,而遂用之,遂得兵还。此老马识途之谓也。这段故事的大意是:齐桓公想要进攻孤竹国,但他问管仲是否准备充足,管仲认为时机并不适宜。桓公说他的马和士兵都已经准备好了,但管仲指出士兵需要时间休息和补给,马也需要消耗大量食物,而且天气寒冷,不宜长途跋涉。因此,桓公决定让隰朋去进攻孤竹国,自己留下处理其他事宜。在孤竹国的战斗中,隰朋失败,被迫请求山戎国的帮助,结果被山戎大败。山戎国随后向齐国复仇,齐桓公派老马带领士兵反击,老马因为对道路熟悉而成功带领军队回到齐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经验丰富的老马虽然没有战斗力,但对路径的熟悉却能帮助军队完成任务。因此,“老马识途”也成为了一个成语,比喻年长者虽然行动不便,但对环境、路径的熟悉能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 成语用法与例句#### 用法1:描述经验丰富的人在特定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例句:虽然老李已经退休多年,但他对公司的历史和运营流程了如指掌,因此在处理旧业务遗留问题时,他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简直是“老马识途”。#### 用法2:比喻老年人在特定环境下的适应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句:在这座不熟悉的城市,虽然王阿姨年纪大了,但她对地形的熟悉和记忆能力,帮助她在找路和解决突发问题上表现得游刃有余,这真是一匹“老马识途”。#### 用法3:形容某人对某个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应用。例句:李教授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在古文献解读领域的研究深入,对古代典籍的理解和应用,就像是“老马识途”一样,指引着后辈们的学术探索。#### 创作一个例子在一个遥远的古代王国中,一位年迈的智者,以其非凡的记忆力和对国家历史的深刻理解,被国王赋予了一个特别的任务——确保国家的重要档案库安全。这位智者,就像“老马识途”中的老马一样,不仅知道每一个档案的位置,还能记住每个档案的细节,确保即便在最紧急的情况下,也能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信息。他的存在,为国家的安全和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成为了一个传奇,象征着经验、智慧与路径的熟知。
甜言蜜语是一种表达爱意、赞美或关怀的方式。它们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让人感到被重视和爱。以下是一些示例,涵盖不同的场合和情感: 1. **对伴侣的甜言蜜语:** - "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有了你,我的世界才完整。" - "...
关于坚强的谚语是鼓励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勇敢面对的精神。以下是一些体现坚强品质的谚语: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来自屈原的《离骚》,意味着尽管道路漫长而艰难,但依然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2. **...
在表达对祖国的感恩之情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用诗歌、歌词、散文等形式,来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繁荣发展以及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和团结精神。以下是一段结合了多种元素的关于感恩祖国的表达: --- 在那片辽阔的土地上,我们携手同行,...
关于感恩的名人故事广泛而丰富,它们以不同的形式激励着我们,提醒着我们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并对他人的帮助和善意表示感激。下面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感恩故事: 1. **马克·吐温与邮差**: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曾经对邮差说过,“我有一份全职...
1. "感谢你们赋予我生命,让我有机会体验这个世界的美好。" 2. "无以言表的感激之情,深藏于心,对你们无私的付出永生难忘。" 3. "我感恩的不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是他们教我如何成为一个善良、坚韧的人。" 4. "你们是第一个教会我爱...
在互联网上找到一个专门提供QQ个性签名赞下单的网站可能并不容易,因为这类服务的提供往往较为隐蔽,且可能存在风险。通常这类服务包括使用自动化工具或通过人工投票来提升个人或商品的赞数。但请注意,以下提及的平台并非推荐或保证安全的服务提供商,使用...
Copyright @ 好写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47452号-1